冬季进补,中医教你区分体质,高效养生!
冬季进补,中医教你区分体质,高效养生!
中医认为:体,指身体,质为本质、性质。体质就是指人的身体本质或最根本的性质。
每个人体质的不同,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种差异性,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发展倾向性。了解体质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,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。
在我国《中国体制分类与判定》标准中,人的体质可划分为: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。
冬季进补,首先得适合自己的体质,才能养好身体,过好冬天。
【特征】
1、阴阳气血调和,体态适中、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,是身体健康的体征。
2、“身体倍儿棒,吃嘛嘛香”,胃口好,睡眠好。
3、肤色润泽,目光有神,唇色红润,耐受寒热。
4、性格开朗,社会适应能力强。
舌诊要点: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。
【调养】
正常饮食,三餐定量定时,注意五味协调、阴阳平衡,粗细粮合理搭配,饮食有节制。
【特征】
1、元气不足,爱出虚汗,容易疲乏。
2、精神不振、语音低弱,气短懒言,容易感冒,易患胃下垂。
舌诊要点:舌形胖大、有齿痕,无舌苔或苔极薄,舌色白,舌头中间有裂纹。
【调养】
1、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。
2、参芪益气汤:黄芪、党参、红枣、鸡肉、猪肉、龙眼肉,微火炖汤,能补气养血、宁心安神。
【特征】
1、阳气不足,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。
2、肌肉松软不实,耐夏不耐冬。冬天睡觉半天不暖和,胃、背、腰膝部怕冷,精神不振,脉沉迟。
3、性格多沉静、内向。
舌诊要点:舌质淡白,舌面水滑(轻重有别),舌体圆大胖嫩,边有齿痕。
【调养】
1、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辣椒等,少吃生冷寒凉食物。
2、多吃当归生姜煲羊肉汤,温阳补血。
3、多吃韭菜炒蛋,韭菜是一种温性的食物,最宜养阳性。
4、多晒太阳,可经常按摩/光疗关元穴、命门穴、足三里穴。
【特征】
1、阴血缺少,口燥咽干、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。
2、耐冬不耐夏;不耐受暑、热、燥邪,夜间易失眠盗汗,喜冷饮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3、体形偏瘦,易患虚劳,性情急躁,外向好动,生动。
舌诊要点:苔薄或无苔(分布不均),舌色发红,有裂纹。
【调养】
1、熬夜伤阴上火的人,不妨用枸杞加上菊花泡水,不但养肝阴、清肝火,还可以明目。
2、可用玉竹、麦冬泡开水代茶饮用。
【特征】
1、痰湿凝集,胸闷痰多,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。
2、心宽体胖、腹部松软、皮肤出油、多汗且黏、眼睛浮肿、容易困倦,不耐湿重环境。
3、喜食肥甜美黏、苔腻、脉滑,易患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心脑血管疾病。
舌诊要点:舌中有沟,苔白厚腻,齿痕明显,有油腻状黏液。
【调养】
1、平时应该注意饮食清淡,少食油腻食物。
2、用陈皮煲汤或泡水,对腹部胀满,食欲减退,咳嗽有痰有疗效。
【特征】
1、湿热内蕴,面垢油光、口苦、苔黄腻等湿热表现。
2、湿热体质的人形体多中等或偏瘦。
3、常见油性皮肤,容易生痤疮,口中有异味,身重困倦,懒动嗜睡。
舌诊要点:舌质偏红,苔黄腻,舌头两侧或有草莓状小颗粒。
【调养】
1、注意饮食清淡,多吃甘寒、甘平的食物如绿豆、空心菜、苋菜、芹菜、黄瓜、冬瓜、藕、西瓜等。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。
2、荷叶薏苡仁煲水,是祛湿的好饮料。
3、戒除烟酒,不要熬夜、过于劳累。
【特征】
1、身体内血液运行不畅,以肤色晦黯、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。
2、常见肤色晦黯,色素沉着,容易出现瘀斑,口唇黯淡或紫色,舌苔上有黑点,身上有瘀斑。
3、日久易心悸、心痛,甚至有中风的风险。
4、刷牙时牙龈易出血,眼睛常有红丝,容易烦躁、健忘。
舌诊要点:整体黯淡,局部紫斑,严重者舌根部两边小静脉怒张。
【调养】
1、多食黑豆、海带、紫菜、萝卜、胡萝卜、山楂、醋、绿茶等具有活血、散结、行气、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,少食肥猪肉等。
2、保持充足睡眠,多进行有氧运动。可艾灸三阴交,血海,合谷,曲池。
3、多吃一些活血类的食物,比如当归田七乌鸡汤。
【特征】
1、气机郁滞,神情抑郁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。
2、多愁善感、胆小,独自一人烦闷不乐。容易心慌失眠,经常胸胁闷满不舒或胀痛。
3、体形偏瘦、内向不稳定、敏感多虑,易患忧郁症。
舌诊要点:舌形尖长,舌前部不对称,舌面对称黏腻线或苔满。
【调养】
1、多吃小麦、海带、萝卜、金橘、山楂等行气、解郁的食物。
2、多做气功、太极拳、瑜伽等有氧运动,保持良好心情;睡前避免喝茶、咖啡等。
【特征】
1、也就是过敏性体质,常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。
2、即使不感冒也经常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水、容易哮喘。
3、对外界变化适应能力差,易患过敏性皮炎、海鲜过敏、荨麻疹、水土不服。
【调养】
1、饮食清淡、均衡,粗细搭配适当,荤素合理。少吃辛辣之品、海鲜类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。
2、日常饮食应多吃一些滋阴清热、养血补气的食物,比如小米芝麻绿豆粥。
平和质——琦和膏 气虚质——琦正膏 阳虚质——琦煦膏 阴虚质——琦润膏 气郁质——琦舒膏 血瘀质——琦丽膏 痰湿质——琦化膏 湿热质——琦清膏 特禀质——琦敏膏